中新網12月2日電 臺灣“金馬50”頒獎典禮結束後,導演李安在一場演講中提到“臺灣是個好地方,尤其人很好,很有活力。”臺灣《中國時報》社論稱,習焉不察的集體“自我耗損”傾向,不斷磨損著臺灣人的志氣與能量;於是,大多數的人只能在各種矛盾中,匍匐著尋找前進的力量。文章呼籲臺灣在一次又一次土石流混亂中,能歸納出社會集體智慧,帶領臺灣走出困頓。
  文章摘編如下:
  蓋洛普的一個民調顯示,亞洲對自己前途最悲觀的是臺灣人,受訪者中,有26%的臺灣人認為他們今後5年的生活要比目前的糟糕。臺灣到底是好還是不好?各方評論令人匪夷所思。
  在臺灣,更貼切的說法可能是“土石流社會”,也就是說,一旦發生什麼事,整個社會總是一哄而上,個個義憤填膺、人人拳打腳踢。土石流狂奔而下,轟轟然把什麼都給淹掉、蓋掉、埋掉了;在土石流之下,真相是什麼,不重要;土石流之上,成因是什麼,也不重要,大家要的就只是讓激情在當下狂瀉奔出。不一會兒功夫,熱鬧淡了,大家就像沒事人一樣,散得一乾二凈。
  最近的例子是,喧騰一時的陸軍下士洪仲丘疑在軍中遭虐死案,日前有了新的發展。法醫石台平出庭作證時說,他認為洪仲丘的死亡並不是“操練過當所致,問題在於洪個人;此外,在洪案中幾乎被”妖魔化“的被告上士範佐憲,經桃園地院調查,發現範佐憲其實還滿窮的。
  然而,洪案的這些新進展似乎並沒有引起社會太大的關心。當初此案如同山洪爆發、洶涌全台,一時間,整個社會撻伐不斷、流彈狂射。然而,如果大家真的那麼關心洪仲丘這個案子,或者,真的那麼關心軍中人權的問題,為什麼會對這些新的事證充耳不聞呢?
  時間往前推一點。2012年初,藝人川島茉樹代(Makiyo)與日本籍男性友人友寄隆輝毆打出租車司機,此案鬧得轟轟烈烈、連月不休,臺灣社會彷佛陷入了“獵巫狂熱“,Makiyo成了社會公敵。然後呢?對不起,這件事沒有什麼然後不然後的。
  時間再往前推一點。2011年,臺灣發生塑化劑事件,一時間恐懼四起,被認為是臺灣30年來最嚴重的食品摻毒事件。經消基會提出團體訴訟、向多家廠商提出損害賠償後,近日,法院對18家廠商提出共判賠120多萬元,其中,最低的賠償金額只有9元。
  塑化劑事件還沒有結束,假油風暴突襲。這就是臺灣:永遠都有紛紛擾擾的事件可以吵鬧得不可開交;然而,臺灣的集體記憶力就如同蜉蝣般短暫,吵得再凶、鬧得再大,回頭就忘了。忘了,就再找一件刺激的事,大伙從頭吵起。
  這樣的社會很難看到問題的本質,更難累積解決問題的能力,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是急就章、衝動而缺乏遠見。甚至於,臺灣常常把集體的情緒激昂美化為“民氣可用”,在這樣的氛圍下,民眾草木皆兵、政策亂槍打鳥、立法治標而不治本。
  群眾自以為正義,政治人物忙不迭地討好人民,大家唏哩呼嚕、一陣忙亂,都覺得對問題已儘力有所交代了,殊不知到頭來,其結果只是虛應故事,大家不但白忙一場,更糟糕的是,因為一時的盲目,往往反而帶來更難解決的後遺症。
  總的來說,臺灣並非有一些人與事特別好,又另一些人與事特別不好,而是習焉不察的集體“自我耗損”傾向,不斷磨損著臺灣人的志氣與能量;於是,大多數的人只能在各種矛盾中,匍匐著尋找前進的力量。我們期待臺灣在一次又一次土石流混亂中,能歸納出社會集體智慧,帶領臺灣走出困頓。  (原標題:台報:臺灣人悲觀前途 如何走出困頓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x79uxwyd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